半岛体育阳台马拉松、客厅太极拳、居家体育课……受疫情影响,很多人通过参与“云健身”,提高了健康意识半岛体育,形成运动习惯,让线上运动渐成新风尚。
为了避免疫情期间交叉感染,疫情防控期间,居民户外活动大幅减少。今年1月30日,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《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》,号召各级各地体育部门积极倡导居家科学健身,推出简便易行、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,倡导疫情防控时期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《通知》下发后,全国各地积极响应,结合自身文化特点、体育特点,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的居家健身项目,如“华佗故里”安徽亳州的五禽戏、贵州的苗族健身操等。据国家体育总局汇总,截至2月25日,全国各省区市、体育总局系统已发布了1453条居家健身方法。
疫情之下,广播体操再一次回到大众视野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创编的“科学健身18法”受到了普遍欢迎,其场景化的健身设计让居家健身有法可依,有章可循,不少省市均大力推广该方法,取得了极佳的效果。此外,体育系统还推出了各种健身操舞、专项练习方法等。
随着中医更多介入新冠肺炎疫情治疗,以太极拳、八段锦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武术、健身气功等健身方法也受到了普遍重视,医疗专家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功法的固本培元、强身健体的功效,各地很多医院里也时常响起八段锦习练的悠扬乐声。
江西赣州市南康区市民郭定健在练了几天八段锦后,对这一项目有种“相见恨晚”的感觉。他不仅自己练习,还动员家人加入到练习队伍中。每天伴随着音乐,全家人集中在客厅,齐刷刷地练起来。郭定健说:“每次练后都感到身心舒畅。练习八段锦,既锻炼身体,又融洽家人感情,真是一举两得。”
“练”只是第一步,健身爱好者的日益增加,萌生出愈发旺盛的健身竞赛需求半岛体育。随着居家健身理念的深入,群众接受度的提升,尤其是“更高阶”的健身爱好者,常常不满足于视频练习,而是希望“面对面”较量,通过线上平台参与居家健身赛事活动。
顺应需求,形形的“互联网+体育”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。近期,一大批优质居家健身赛事活动涌现,这其中既有国家体育总局及所属单位半岛体育、项目协会、地方体育局主办的活动,也有企业、个人开展的项目,这些居家健身赛事活动普遍采用线上形式,选取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,包括跳绳、广场舞、乒乓球、棋牌等。
疫情虽然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,但也在客观上加速了“互联网+”与全民健身乃至体育行业的融合。疫情防控期间,山东烟台市民贺传香参与了至少3项健身气功线上比赛,通过录制视频上传到指定平台,不但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提升和进步,也扩大了“朋友圈”,她甚至因此认识了很多省份的功友,大家经常通过网络交流练习感受。
为了提升赛事活动的关注度、影响力,不少单位选择与奥运冠军、知名运动员合作。比如,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联合了邢傲伟、黄旭、莫慧兰等世界冠军选手,拍摄了九套亲子趣味体育视频,通过线上亲子赛平台,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模仿参与,倡导居家亲子体育活动,提升孩子体质,增强家庭凝聚力。
在树立“生命在于运动”理念的前提下半岛体育,运动同样需要科学指导。有关专家指出,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但仍处于疫情防控阶段,因此在参与户外体育锻炼时还需谨慎。提升健康意识,遵循科学指导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,才是长远意义上的对自己负责。
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医学教授张培珍表示,公众减少外出不代表待在家里不动。适宜的居家锻炼,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增强心血管功能,改善呼吸系统、血液循环系统、消化系统的功能,增强免疫力,减少慢性病的发生。因此,无论是暂时隔离人群,还是普通市民,都应该适当运动。
如今,健康理念深入人心,越来越多的健身者希望寻求专业人士的科学健身建议,一些身体有潜在疾病的人士也会主动询问医生,希望给自己开几张“运动处方”。为此,多地体育部门从注重“治已病”到注重“治未病”,通过体质监测等手段,为群众开具科学运动处方。
“虽然运动对疾病有改善作用,但在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,量力而行。对不同人群应区别对待,因性别年龄个体体质等因素的不同半岛体育,在锻炼内容的选择、锻炼量的安排上都要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,这样有利于运动的有效性,并且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。”张培珍指出。(记者 韩秉志)